新闻详情
返回夏季气候多变,常常有高温暴雨袭击农作物,尤其近期以来,大雨、冰雹天气频繁出现,为了使蔬菜、作物损失降至最低程度,大家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:
蔬菜
抢抓排水降渍,疏通三沟,排除渍水,确保雨下快排,雨止沟干,畦面厢沟无积水。对地势低洼内河水位高的地区,组织电泵排水,加快排水速度和降低地下水位,受淹菜地应尽早排除田间积水,腾空地面,减少淹渍时间,减轻受害程度。做到“三沟”沟沟相通,促进蔬菜根系健康生长,减少渍害。减少因积水和渍害导致的蔬菜窒息死亡,避免蔬菜提早罢园。
抢抓园菜管理,及时将倒伏的蔬菜扶正,减少相互挤压的现象,并适当培土壅根。及时喷施叶面肥,在暴雨过后,蔬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差,这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,一般可用0.2%的磷酸二氢钾+0.5%尿素液,能使蔬菜迅速恢复生机。
抢抓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,暴雨过后田间温度高、湿度大,植株抵抗力弱,易引发病虫害,应及时喷药保护与防治,并注意安全间隔期。主要病虫害有:根腐病、枯萎病、霜霉病、疫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烟粉虱、豆野螟、小菜蛾、斜纹夜蛾等。
抢抓及时补种改种,对部分出现死苗,缺苗的田块,积极指导农民做好速生蔬菜的补种、改种工作。
大田农作物
及时排水降渍,要抢排积水,疏通沟渠,清淤减渍。稻田在阴雨天排水,可将水一次性排干;若遇高温烈日要逐步缓排,保留适当水层,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,利于秧苗恢复生长。对部分受淹过顶且淹水时间不长、植株尚未淹死的田块,要及时露苗洗叶,可趁排水时清洗叶片上的泥浆,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,促进植株恢复生长。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旱地作物清沟排渍后,及时扶正倒伏的庄稼,用水清洗叶面的污泥。在土壤湿度适宜时,做好中耕松土,壅土培篼。
加强田间管理,早稻:目前早稻已进入孕穗期,要看苗施肥,对弱苗迟苗重点施好孕穗肥,酌情追施3-5公斤尿素。后期要及时追施穗粒肥,根据苗情每亩追施穗粒肥尿素3-5千克,钾肥2-4千克,或结合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,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。
中稻:大田受损中稻,秧苗植株不高,易“没顶”受淹,在抢排积水,适当保持浅水层,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青枯死苗。要因苗制宜,适时适量追肥,增强植株抗逆性,促进快速恢复,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。
晚稻:要提醒农户备种备肥,做好晚稻适时播种,育足育好晚稻秧苗,力争早、中稻损失晚稻补,尽量扩大晚稻面积。
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大豆等旱田作物,退水后要及时将倒苗扶正,并看苗追肥,促弱转壮,防治好病虫害。
及时采收上市,已成熟的作物,要及时组织人力,分类进行抢收上市。
抓好补种改种,对已淹死或严重倒伏绝收的作物,因地制宜抢季节补种改种,能补则补,不能补则改。
果树
及时排水,对于淹水的果园,要切实做好果园开沟排水,疏通排水沟,尽早排出果园积水,降低地下水位,恢复果树根系的通气条件,防止果树由于长时间积水而引起的根系生长不良或腐烂。
清除泥沙,大水过后,土壤空气闭塞缺氧,果树烂根严重,会引起果树死亡,应及时清除污泥,使果树嫁接口露出地面1.5~2厘米。对表土冲刷的果园,则要尽早培土护根。对冲刷倾斜的果树,可以用支架扶正。
扶树洗叶,被风吹斜,被水冲倒的果树,应及时扶正,把枝条和叶面上的杂物和污泥清除,最好用喷雾器喷清水清洗枝叶,以利于枝叶和果实等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,减少病原菌的侵染。
加强树势,应对地上部分加以重剪,坐果过多的树要进行疏果,防止树势衰弱。修剪可结合夏剪或秋剪进行适度修剪,尽量保留健康枝叶,将枝梢回缩至健康部位,及时剪除病虫枝、枯枝、弱枝和病果,促使新梢抽生。在大的剪口处可用酒精消毒并涂桐油保护,防止伤口感染和水分蒸发。对剪下的病虫枝条,要带出园外集中烧毁。对修剪量大、树叶少、树干裸露的植株,可用石灰水对树干进行刷白,防止因太阳直射而产生日灼。